易霖博·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申报指南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主旨在于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企业和高校充分沟通协作,将企业先进的行业知识、产品和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合作方式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支持高校的教学环境建设,促进高校实践教学创新改革,加速高校的持续发展。
为响应和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支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易霖博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教高司函〔2018〕8号)文件号召,并配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创新产学合作育人机制。2018年易霖博将投入1360万元用于资助并开展六大类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包括: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3)师资培训项目(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培训);
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
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有关支持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具体描述和申报指南如下:
1.建设目标
易霖博积极推动和落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及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的需求。提供以信息安全岗位就业为指导的一整套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服务。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3)师资培训项目(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培训);
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
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立项及实施后,主要服务于各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此项目易霖博依据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协助高校确定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制定专业课程建设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适合学校教学现状的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易霖博将先进的信息安全企业的知识、产品与技术,通过合作方式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高校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根据高校与信息安全企业的双方意向,易霖博将提供先进的岗位分析系统、专业教学系统、专业教学辅助设备、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评测系统、专业教学实践系统等内容,为学校提供专业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方案。相关内容建设完成后将作为信息安全专业或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实训环境,为学生提供专业全面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服务于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易霖博将围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总目标,支持高校建设专业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训基地,配套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平台、实训环境,教学计划、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安全专业培训等内容全面提高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师资培训项目(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培训):易霖博将面向各个高校,由高校提出申请展开区域性和省级形式、全国范围的培训,企业进行高标准、专业化的师资培训。易霖博信息安全培训课程将系统介绍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在教学授课方法、实验环境搭建、实训实验室建设、信息安全前沿技术案例演示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参加培训的教师快速建立对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整体性认识,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易霖博将面向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结合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现状,依托易霖博信息安全产业经验共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知识体系创新,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养方案,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易霖博主要面向各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重构信息安全与网路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内容,共建以岗位为导向的创新型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以岗位技能路径为指导的教学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易霖博面向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专业工程师和学校老师指导,研究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提升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2.项目内容
易霖博拟设100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个,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40个,师资培训项目10个,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10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1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10个。具体内容如下:
2.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易霖博将联合高校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体系改革两种课题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结合高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能力,打造全面优质的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和资源库。
课程资源建设:易霖博为高校免费提供企业项目案例库,帮助高校进行省级资源库建设及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涉及云计算、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技术方向;同时为高校提供企业专业工程师技术支持,协助高校教师在这些领域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建成一批高质量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易霖博为高校提供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标准,双方共同制定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的课程大纲和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工程师现场支持并亲自授课,易霖博提供整套完整课程讲义、PPT、视频、真实项目案例,通过系列内容建设有特色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易霖博拟定与20个院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3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60万元。
2.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易霖博联合高校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将为每所立项高校提供软、硬件设备、信息安全实验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基于高校实际需要,包括但不仅限于硬件设备、信息安全专业教学系统、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平台、专业课程体系、配套教学资源等;将服务于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易霖博沟通并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高校引入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最新的安全技术、资源与案例,可快速应用于高校教学。校方可以从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企业的用人标准出发,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教学现状和教学规划,与易霖博共同探讨创新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教学方法。校方可主动与企业对接,充分挖掘信息安全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的价值,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教学和岗位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具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提高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易霖博联合高校在校内合作建设实践基地,面向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校企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应用型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实践基地。落实实习学生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企业导师,实习档案设立;提供实习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条件;推行针对各类实习学生的活动,包括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实习生讲座等。围绕培养创新型复合信息安全人才的总目标,引入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技术体系、项目实践案例、企业师资等资源,开展课程实践和项目实践学习,提升信息安全专业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项目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易霖博拟定与40个院校进行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30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1200万元。
2.3师资培训项目(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培训)
易霖博将面向各个高校,由高校提出申请展开区域性和省级形式、全国范围的培训,企业进行高标准、专业化的师资培训。培训包括安全法,信息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信安基础,web专项,无线专项,应用系统安全,移动信息安全等内容。学校可自主选择培训方向,校企沟通确定培训大纲、培训时间、培训周期、培训模式等事项。培训教师为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安全工程师,培训过程中工程师提供信息安全最新技术,项目案例,项目经验,项目研究分享,实用前沿技术案例演示等支持。全面提高参训教师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的技能水平和行业认知。
易霖博拟定与10个院校进行师资培训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 class="text-b"b>1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10万元。
2.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
易霖博与高校合作,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此项目面向全国类院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结合学校教学需求和教学现状,依托易霖博信息安全产业经验,共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交叉,融合,创新的信息安全专业和知识体系创新;创新型,融合型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个性化、逐步工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促进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易霖博拟定与10个院校进行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3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30万元。
2.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易霖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主要面向各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支持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含实践)项目及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协助学校开发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相结合的内容,校内校外资源相结合,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实践指导。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的探索。校企合作重构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共建以岗位为导向的创新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以岗位技能路径为指导的教学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
易霖博拟定与10个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4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40万元。
2.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易霖博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主要面向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易霖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专业工程师和学校老师指导,研究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旨在通过提供创新创业基金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技术创新意识,锻炼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校园创业热情,同时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改革。
易霖博拟定与10个院校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合作,将为每所立项院校提供2万元的经费支持,总计支持费用20万元。
3.建设要求
3.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建设要求
课程资源建设:
实验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内容涉及密码学与密码学应用,信息系统安全,web安全,网络扫描与渗透,CTF学习等方向。要求课程资源库建设成果可供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使用。易霖博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审核后,给予资金支持。项目研发成功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源:
a 课件开发:提供教学课程,教学课件;
b 实验课程:提供实验指导书(包含不限于实验描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工具、实验环境);
c 实验描述和实验目的:每节实验需要实验描述或说明、实验目的;
d 实验工具:软件工具及应用系统,并配有详细的实验操作文档;
e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文档中需包含实验步骤截图,每个必需步骤带一个截图和说明,提供实验操作讲解录屏;
f 实验问答:根据每节实验要求的内容,提供练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g 参考资料:提供实验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易霖博为高校提供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标准,双方共同制定相关课程大纲和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工程师技术支持并亲自授课。教学课程内容应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专业教学规划:涵盖大学四年,全国三年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安排;
2.评估考核指标:量化的学生学习行为和能力评估;
3.课程大纲: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4.课程概述: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
5.课程背景:课程涉及专业技术方向及最新技术现状;
6.课程资料:课程教学配套教材不少于两本(精选已出版或定制开发)教案或讲义;
7.课程实验:课程学习配套的实践课程;
8.实验指导书:实践课程详细操作说明,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原理,注意事项;
9.实验视频:实践课程配套视频教学资源;
10.实验环境:实践课程需求的实验场景
3.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易霖博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高校,需要满足硬件,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
其中实验室基础设施:
1.实验室建筑面积50平以上,符合实验室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2.实验室PC机数量20台以上,能满足至少15人同时上课;
3.实验室须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教师机等);
4.实验室具备Internet网络功能,带宽不低于10M;
易霖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围绕高校实际需要,以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展实践活动。项目建成须达到以下要求:
a 满足30人的集中实践实习;
b 落实实习学生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企业导师,实习档案;
c 申请学校提供实习学生在实践阶段完成毕业设计的条件;
d 推行针对各类实习学生的活动,包括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实习生讲座等;
e 学生实习内容确保包含信息安全项目实践案例,案例演示,案例讲解,案例总结
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方面:
院校要明确建设信息安全在院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上的必要性,包括本专业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模;如何利用信息安全实验室提升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的水平,明确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规划及阶梯化的建设远景。
3.3师资培训项目(信息安全专业师资培训)要求
项目申报院校应开设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或有意向建设相关专业,综合考虑企业和学校资源现状。提供两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方案。易霖博将面向各个高校,由高校提出申请展开区域性和省级形式、全国范围的培训,企业进行高标准、专业化的师资培训。
专业班形式:
企业主导相关事宜,包括确定培训场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总结等,具体达到以下标准:
1.培训时间:提供每人每年不少于2次的培训,培训总时长不低于30课时。
2.培训场地:满足所有参训教师使用,包含场地布置等。
3.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安全法,信息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信安基础,web专项,无线专项,应用系统安全,移动信息安全等。
院校专项培训:
易霖博工程师在学校进行培训,培训相关事宜由学校负责。申报院校需提供的环境要求如下:
a 实验室可容纳50人或以上;
b 实验室PC机数量50台或以上,PC配置为近两年主流配置,能满足50人同时上课;
c 实验室须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麦克等);
d 实验室具备Internet网络功能,带宽不低于20MB;
3.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建设要求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和实践
1.结合本专业和学院的教学现状和易霖博提供的资源,研究和修订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相应的课程列表。
2.根据新体系和课程列表,制订课程修订计划,并按计划修订或开设课程至少三门。
3.在本校以及选定示范学校按照新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新体系。
4.课程体系和相应课程编制完成后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新课程体系和课程。
5.探索课程体系、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6.编写和出版相应课程教材。
面向产业需求和最新技术趋势的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1.派遣2-3名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师资培养计划。
2.结合易霖博提供的课程和产业技术要求编写师资培训材料。
3.组织1-2次高校所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师资培训班。
3.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要求
易霖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主要面向各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支持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项目目标
本着校企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易霖博与校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合作。易霖博将基于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硬件及各类服务资源引入高校,提升校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整体实力。将培养体系、教学平台、教材、配套软硬件教学资源、教师培养、教学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教育资源引入高校,提升校方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借助易霖博的资源,高校充分发挥其教学实施与管理的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
校企合作收益
a 改善办学质量,提升校方整体竞争力;
b 提升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使专业建设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 改善高校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
d 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e 完善创业服务,有效积累创新创业成果和提升就业质量;
f 提高校方社会美誉度,扩大招生规模,提升生源质量。
3.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建设要求
易霖博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主要面向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易霖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专业工程师和学校老师指导,研究信息安全技术在新时代企业的应用,旨在通过提供创新创业基金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高技术创新意识,锻炼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校园创业热情,同时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改革。此项目申报有以下要求:
1.申报项目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技术相关应用等内容;
2.申报人必须为项目指导老师;
3.易霖博有权全程参与项目;
4.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归项目负责人或团队成员所共有;
4.支持办法
4.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支持办法
a 易霖博拟支持20项实验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1年。
b 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后,将获得每项3万元的经费支持。
c 易霖博将为立项的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项目开展期间保持双向沟通交流,促进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d 项目进行过程中,易霖博在项目执行中可进行协同管理,提出合理性建议,对实验资源开发成果进行审核;
e 项目开发结束后,易霖博对各项目成果进行评审,对项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经验,巩固建设成果。
4.2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办法
易霖博计划支持40所学校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从立项日起为期2年。
易霖博将为每个立项提供价值30万元的信息安全实验室资源,具体内容由易霖博根据院校申报的情况,由以下资源中的多项组合而成:
1.易霖博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教学系统、教学课件、实验教材、视频、实训指导书及知识文档等,其内容涉及到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等知识;
2.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设备及系统技术支持、专业课讲授、实训项目支持、教学管理支持等服务;
3.企业技术团队与高校师资一起提供在合作期间的技术及活动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教材编写、项目案例及课件研发、项目合作开发、产学研合作等;
4.按照行业用人标准,与校方共同制定专业共建方案,与学校共同培养企业应用人才;
5.为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吸收优秀毕业生入职相关企业;
6.带动院校参与易霖博承办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技能大赛;
7.完善自动化攻击与防御课程与学习方法。
在项目结束之际,易霖博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总结项目经验,巩固建设成果,升级和完善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为后期联合实验室建设提供指导。
4.3师资培训项目支持办法
项目申报院校应开设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或有意向建设相关专业,综合考虑企业和学校资源现状。提供两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支持方案。
专业班培训
易霖博主导相关事宜,包括确定培训场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总结等,具体达到以下标准:
a 培训时间:提供每人每年不少于2次的培训,培训总时长不低于30课时。
b 培训场地:满足所有参训教师使用,包含场地布置等;
c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安全法,信息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信安基础,web专项,无线专项,应用系统安全,移动信息安全等。
院校专项培训
易霖博工程师在学校进行培训,培训相关事宜由学校负责。申报院校需提供的环境要求如下:
1.实验室可容纳50人或以上;
2.实验室PC机数量50台或以上,PC配置为近两年主流配置,能满足50人同时上课;
3.实验室须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麦克等);
4.实验室具备Internet网络功能,带宽不低于20MB;
4.4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支持办法
易霖博与高校合作,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此项目面向全国类院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易霖博可以提供以下支持。
a 结合学校教学需求和教学现状,依托易霖博信息安全产业经验,共同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交叉,融合,创新的信息安全专业和知识体系,共建信息安全教学资源库。
b 提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负责方案内配套信息安全教学资源及设备。
c 共建实践性的以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易霖博提供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平台。
d 岗位推荐服务。依托易霖博合作伙伴和产业联盟,提供校企双选的就业推荐服务。
e 资金支持。正式立项项目每个提供3万元启动资金。
4.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办法
易霖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主要面向各高校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支持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含实践)项目及教学改革项目。易霖博可以提供以下支持。
1.提供信息安全本科和全国类院校信息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参考。
2.提供信息安全课程资源,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改革。
3.对每个立项院校提供4万元启动资金。
4.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支持办法
易霖博计划支持10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项目要求为网络空间安全或是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项目。易霖博可以提供以下支持。
a 项目周期为一年,易霖博提供2万元项目经费。
b 选派技术人员根据项目承担人和学校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c 为学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包括提供线上线下创业课堂、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大赛辅导、创业孵化实战等活动。
d 为立项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e 优秀项目获得易霖博网络推广资源。
5.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为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或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负责人。
2.院校领导支持教学创新,大力推动产学合作课程共建与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协商经费或资源的投入比例。
3.申报该项目,原则上以院校现有专业课程为基础,包括已经开设或排入计划即将开设的专业课程;未开设的新课程,经双方协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4.合作应具有连续性。
5.不论项目实施地点在企业方还是校方,企业方或校方均需提供相关必要支持,原则上以不少于30个学生教学使用,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网络环境等,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6.如果企业方技术平台升级或校方教学计划变更,原则上双方投入依旧是原比例的项目配套资金,或者协商解决项目实施费用。
6.申请办法
a 在附件内查找相应项目的项目申报填写;
b 邮寄:项目申报人将项目申报书(word版+)邮件至联系人【主题注明:协同育人+申报类别+学校名称+负责人】;纸质版【加盖学校/学院公章】【地址:北京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A座1205】;
c 电子版提交邮箱:liuchuan@51elab.com ;
d 联系人: 刘川 010-82157326
e 易霖博与项目主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项目立项协议书”;
f 申报院校根据“项目申报书”及“立项协议书”的规定完成最终交付物的研发并提交项目结题报告,易霖博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和复审,并将结果报教育部备案。
g 项目申报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来电咨询。
申报指南书
- 附件1: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申报书
- 附件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
- 附件3:师资培训项目申报书
- 附件4: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 附件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书
- 附件6: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书
- 附件7: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简介